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顺丰千亿营收背后的“烦恼”:规模与效益如何平衡?

2020/3/25 9:49:00 来源: 评论(0)11763

营收背后烦恼规模效益

国内快递龙头企业顺丰控股凭借过去一年的突出表现,正式宣告跨入千亿营收时代。

年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21.93亿元,同比增长23.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7亿元,同比增长27.23%。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表明顺丰控股暂时告别了2018年盈利下滑的颓势。

然而,这份千亿年报也透露出顺丰控股的一些“烦恼”。重夺市场份额所付出的代价、部分新业务增速的放缓,顺丰控股在实现业绩突破的同时,也遭遇着一些压力。

稳住市场份额

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市场份额是衡量业务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尽管顺丰控股的直营模式以及早年主攻中高端商务件的市场定位,使得该公司与依靠电商件“发家”的“通达系”快递公司(指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在市场份额的直接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却反映出顺丰控股自身快递业务规模的变化。

年报显示,2019年,顺丰控股完成业务量48.31亿票,同比增长25.84%。参照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9年快递全行业业务量,顺丰控股的市占率为7.61%,较2018年略微提升0.04个百分点。

不过,这一增速却远落后于“通达系”快递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2019年,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9.1%、15.8%、14.3%、11.9%和11.6%,较2018年普遍提升1至2个百分点不等。

从自身市场份额变化来看,顺丰控股险些在2019年陷入持续下滑的境地。

去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完成业务量20.17亿票,市占率为7.43%,较2018年下降0.14个百分点。而最终全年市场份额同比略有增长,得益于该公司下半年业务量的显著提升。

2019年5月份,顺丰控股为了提升业务量调整了产品策略,针对电商件市场及客户推出特惠专配新产品。一位快递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顺丰控股推出此类产品的目的即是切入电商快递市场,与“通达系”展开直接竞争,以应对市场份额下滑的局面。

就结果而言,顺丰控股此举无疑收获成效。依靠特惠产品的拉动,2019年下半年,该公司完成业务量28.14亿票,同期市占率为7.73%,填补了上半年失去的市场份额。

顺丰控股押注电商快递市场的背后,是其中高端时效件业务陷入增长瓶颈。

在年报中,顺丰控股将快递板块业务分为时效板块和经济板块。其中,时效板块对应着该公司的中高端商务件市场,而经济板块业务则对应着电商快递市场。2019年,顺丰控股这两项板块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不含税)565.21亿元、269.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3%、31.96%。这其中,与2018年相比,顺丰控股时效板块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降至个位数。

不过,进入电商件领域意味着顺丰控股要直面来自“通达系”快递公司的价格竞争,为此该公司需要在成本端付出代价。

上述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电商快递领域因同质化导致竞争激烈,而“价格战”则是各家公司扩大份额的主要手段。价格竞争下,直营模式的顺丰控股所表现出来的重资产特征将使得该公司的成本端面临更大压力。对此,安信证券也预计,“顺丰控股未来将继续加大电商件资源投入,资本开支将带来折旧、运营成本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快递行业价格“风向标”之称的浙江义乌近期显露出新一轮“价格战”的苗头。据媒体报道,义乌的某些快递网点打出了“八毛钱发全国”的最低价格,并引发同行的跟进。

事实上,受到疫情导致快递企业尤其是“通达系”公司业务量普遍下降之后,这些企业依靠价格竞争优势重新夺回市场份额的可能性加大。

而顺丰控股今年以来虽然依靠提前复工复产的优势获取了大量的业务,但当快递“价格战”正式来到时,该公司的经济板块或将承受巨大压力。

部分新业务“失速”

转型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是国内快递公司在业态发展过程中的共识。多元化布局之下,顺丰控股设立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急送、国际和供应链等新业务,成为该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受新业务资本开支大量投入的影响,顺丰控股2018年一度出现盈利下滑的现象。与此同时,该公司新增业务产能处于培育期,盈利能力暂未释放。2018年,顺丰控股“增收不增利”,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6亿元,同比下滑4.57%。

不过,即便出现利润下滑,顺丰控股2018年的新业务整体都实现了快速提升。业绩数据显示,2018年,该公司快运、冷运、国际、同城配(同城急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不含税)80.5元、42.4亿元、26.3亿元、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0%、84.9%、28.7%、172.2%。

在顺丰控股的新业务中,快运、冷运以及国际业务营业收入规模较大,是该公司新业务中推动整体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根据2019年年报,顺丰控股部分新业务出现增速下滑的情况。

年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的快运、冷运及医药以及国际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不含税)126.59亿元、50.94亿元、28.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16%、32.54%、7.98%,增速均比2018年放缓。

这其中,快运业务是顺丰控股重点培育的新业务,2019年其营收占比增至11.28%,是该公司的第三大产品。

不同于高度集中的快递行业,万亿规模的快运行业因处于规模化和行业整合的初期,成为各大快递公司竞相拓展的业务。2018年3月,顺丰控股通过收购广东新邦物流整合建立“顺心捷达”品牌,为该公司快速扩展快运业务布局奠定了基础。随后在2019年7月,顺丰快运品牌正式发布,与“顺心捷达”形成了快运双品牌,在运营模式及产品定位上进行互补,由此实现快运业务“爆发”。

然而,由于国内快运市场仍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快运企业德邦股份、“通达系”快递企业等构建了激烈的竞争格局,这意味着顺丰控股未来依然要面临因扩大快运网络规模而带来的成本压力。安信证券表示,虽然其看好顺丰在快运领域的品牌优势,但同时考虑到此次疫情对快运需求影响(叠加高基数),预计2020年快运收入增速或有所放缓。

实际上,快运等新业务的高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顺丰控股的盈利能力。该公司在年报中表示,由于经济件、快运、同城等业务伴随市场扩张在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规模效益将进入新一轮爬坡期,因此影响公司2019年整体毛利率下滑。

 

责任编辑:第一时间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跟帖0
参与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阅读

新零售背后:平台要流量、用户要优惠、羊毛党要钱

网上营销
|
2020/11/17 18:13:00
1

市场分析:无钢圈内衣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

新闻速递
|
2020/11/17 18:11:00
10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

国内数据
|
2020/11/16 11:35:00
10

资本市场“苏州军团”背后:新兴产业成绩亮眼, 新老巨头返哺创新生态

财经专题
|
2020/11/14 14:19:00
11

“双十一”直播大战背后:获取一个用户成本达五元

市场专题
|
2020/11/13 12:51:00
10

“双十一”扫地机器人火爆背后:宅经济与柔性产业链崛起

市场研究
|
2020/11/13 12:51:00
8

券商私募资管“排名战”幕后:中信1.1万亿规模雄踞同业 中金主动管理占比“另类”赶超

财经专题
|
2020/11/13 12:48:00
13

“双十一”酒类定制背后:从“喝什么”到“怎么喝”

商业宝典
|
2020/11/12 11:16:00
4

专题推荐

阅读下一篇

原研药降价进医保 本土生物类似药研发和商业化踏上新征程

3月23日,复星医药旗下复宏汉霖发布2019年报,第一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晒出了第一年成绩单。

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
展开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咨询

  • 0755-32905944